目次
1. 前言
「C語言已過時了嗎?」 這個疑問在剛開始學習程式設計的人以及在職工程師之間也常討論。 C語言於1972年誕生,長期以來支撐軟體開發的基礎。然而,近年出現了Python、Rust、Go等新興程式語言,使得開發更加易用且高效。因此,「C語言已不再需要了吧?」的聲音也在增加。 然而,C語言真的已過時嗎? 本文將詳細說明被認為過時的原因、仍持續被使用的背景,以及最新的動向。2. C 語言被視為過時的原因
C 語言被稱為「過時」的背景,有以下幾個因素。2.1 記憶體管理的困難與安全風險
C 語言需要手動管理記憶體,對初學者而言門檻較高。 例如,為了動態記憶體配置會使用malloc()
,釋放則使用 free()
。如果未妥善處理,會產生記憶體洩漏(未使用的記憶體未被釋放而累積),導致效能下降或程式崩潰。 此外,緩衝區溢位(寫入資料超出陣列範圍的錯誤)等 C 語言特有的漏洞也受到關注。近年的程式語言(如 Python、Rust、Go 等)具備自動記憶體管理(垃圾回收)以及更安全的記憶體管理機制,與 C 語言相比在安全性方面有顯著優勢。2.2 與現代語言的比較
近年,以下程式語言迅速普及。語言 | 特點 |
---|---|
C 語言 | 可以進行低階控制,但安全性保較困難</td |
Python | 簡單且易於學習,且在資料分析與 AI 領域佔主流 |
Rust | 具備保證記憶體安全的機制,受到關注作為 C 語言的替代方案 |
Go | 擅長並行處理,且被 Google 的開發環境採用 |
2.3 教育與企業的採用減少
過去,將 C 語言作為程式設計入門是很普遍的做法。然而,近年 Python、Java 等較易學習的語言在教育現場已成為主流。 此外,在 Web 開發與行動應用開發方面,較常使用的是JavaScript、Swift、Kotlin等,而非 C 語言。因此,對於新學程式的人來說,C 語言已不再是必須的。3. 即使如此,C 語言仍持續被現役使用的原因
另一方面,也有許多理由認為 C 語言「並未過時」。C 語言至今仍在許多領域被廣泛應用,其重要性並未衰退。3.1 在嵌入式系統與 OS 開發中不可或缺
C 語言廣泛用於 微控制器(微控)與嵌入式系統的開發。 例如,家電產品、汽車控制系統、IoT 裝置等,在接近硬體層級執行的程式至今仍多以 C 語言撰寫。 此外,Windows 與 Linux 的 大部分 OS 核心都是以 C 語言開發,因此在 OS 開發與系統程式設計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語言。3.2 需要高速處理與效能的情境
C 語言是 編譯型語言,執行速度極快。因此被應用於以下情境。- 遊戲引擎(Unreal Engine)
- 金融與高效能運算
- 資料庫開發(MySQL, SQLite)
3.3 現有系統的維護與運營
許多企業長期以來使用以 C 語言開發的系統。 即使有新語言出現,「不會刻意去改寫已在運作的系統」仍是普遍做法。因此,能理解並維護、運營 C 語言系統的工程師未來仍然需求旺盛。4. C 語言的演進與最新動向
C 語言常被視為「老舊語言」,但實際上仍持續不斷演進。尤其是 C 語言的標準規範(ISO 規範)定期更新,加入新功能。本節將說明 C 語言的最新動向與未來展望。4.1 C 語言標準規範的變遷
自 C 語言開發之初即持續加入各種改良,且定期推出新版本。以下列出主要的 C 語言標準規範。規格 | 發表年 | 主要特點 |
---|---|---|
C89/C90 | 1989/1990 | ANSI 標準化。奠定 C 語言的基礎 |
C99 | 1999 | 引入 inline、long long、可變長度陣列 |
C11 | 2011 | 支援多執行緒、加入 _Atomic 型別 |
C17 | 2017 | C11 的錯誤修正(幾乎無新功能) |
C23 | 2023 | 預計進一步的功能改進 |
4.2 C11(2011 年) – 現代 C 的起點
C11(ISO/IEC 9899:2011)是自 1999 年 C99 以來的大規模更新。主要新功能
- 多執行緒支援
- 加入
stdatomic.h
標頭檔,使得 在多執行緒環境中的原子操作 成為可能。 - 加入
thread_local
關鍵字,使得每個執行緒的局部變數更易管理。
- 新型別的導入
- 加入
_Atomic
型別,使得撰寫執行緒安全的程式更為容易。
- 錯誤修正與穩定化
- 修正 C99 的問題點,使語言規範更為穩定。
4.3 C17(2017 年) – 小幅更新
C17(ISO/IEC 9899:2017)作為 C11 的小幅版本發表。主要變更點
- C11 的錯誤修正 為主(幾乎無新功能)
- 刪除已不建議使用的功能
- 例如,
gets()
函式被刪除(因為存在緩衝區溢位的危險)
4.4 C23(2023 年) – 進一步改良
C23(ISO/IEC 9899:2023)已制定為 C 語言最新的標準規範。預期的新功能
- 提升可讀性
- 格式指定子的改進(如
printf
等) - 正在討論導入更直觀的語法。
- 改進錯誤處理
- C 語言的錯誤處理基本上使用
return
或errno
,但可能會加入更明確的方法。
- 加強型別系統
- 可能會導入型別推論(類似
auto
關鍵字)。
4.5 C 語言的未來展望
C 語言已被使用超過 40 年,未來仍被認為會持續扮演其角色。預期的應用領域
- 嵌入式系統
- 在 IoT 裝置與微控制器領域,C 語言仍將是主流。
- 作業系統開發
- Windows、Linux 等作業系統皆以 C 語言開發,未來其地位仍不會動搖。
- 高效能計算
- 在科學技術計算、遊戲引擎、金融系統等速度重要的領域中被廣泛使用。
挑戰
- 隨著更安全的語言(如 Rust)的出現,C 語言的使用範圍可能受限
- 若新開發者不學習 C 語言,將面臨工程師供應減少的風險
4.6 總結
- C 語言雖被視為「老舊語言」,但 C11、C17、C23 持續演進
- 已加入 多執行緒支援、型別系統的改進 等現代功能
- 在 嵌入式系統、作業系統開發、金融與科學計算 等領域,未來仍需要 C 語言

5. 學習 C 語言的優點與缺點
C語言有時被視為過時,但仍在許多領域扮演重要角色。這裡,我們整理 C 語言的優點與缺點,並考察在何種情境下應該學習。5.1 學習 C 語言的優點
學習 C 語言有以下這些好處。加深對其他程式語言的理解
C語言是許多程式語言的基礎。Python、Java、C++、Rust 等語言皆以 C 語言為基礎發展。因此,學習 C 語言可以更深入了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(記憶體管理、指標、資料結構等)。特別是,能獲得在理解低階程式設計(作業系統開發與嵌入式系統)時重要的知識。可進行接近硬體的控制
由於 C 語言能夠直接進行記憶體管理與硬體資源的直接操作,因此在嵌入式系統與作業系統開發中不可或缺。例如,在 IoT 裝置、家電產品、汽車控制系統等領域,C 語言被廣泛使用。同時,在需要系統最佳化(加速)與低功耗化的情況下,C 語言也很有用。能夠製作高速的程式
C 語言是編譯語言,相較於直譯語言(如 Python、JavaScript 等),其執行速度較快是其特點。因此,C 語言被應用於遊戲引擎、金融系統、科學技術計算等領域。C 語言工程師的需求將持續
雖然能使用 C 語言的工程師數量呈下降趨勢,但在嵌入式系統與舊有系統的維護方面仍然需要 C 語言。因為,若掌握 C 語言,便能在特定領域預期到工程師需求,這也是一項優勢。5.2 學習 C 語言的缺點
另一方面,C 語言也有一些缺點,初學者在學習時需特別留意。學習成本高
C 語言不是適合初學者的語言,因此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掌握。特別是,以下概念造成了 C 語言特有的難度。- 指標的概念(直接操作記憶體位址)
- 手動記憶體管理(需要適當使用
malloc()
/free()
) - 嚴格的語法(不像 Python 那樣簡單)
安全性風險高
在 C 語言中,記憶體管理全由程式設計師負責,因此容易出現以下問題。- 緩衝區溢位(將資料寫入記憶體範圍外)
- 記憶體洩漏(未適當釋放已分配的記憶體,導致系統不穩定)
- 空指標參照(使用未初始化的指標會導致當機)
不適合最新的開發趨勢
C 語言在 Web 開發與行動應用開發上幾乎不被使用。在以下用途上,有比 C 語言更適合的語言。目的 | 適合的語言 |
---|---|
Web 開發 | JavaScript, Python, PHP |
行動應用程式 | Swift, Kotlin, Flutter |
AI 與資料分析 | Python, R |
5.3 這類人適合學習 C 語言!
如果您在猶豫是否該學習 C 語言,請參考以下要點。 ✅ 適合學習 C 語言的人- 想學習嵌入式開發與微控制器程式
- 對作業系統與系統程式設計有興趣
- 想開發需要高速處理的程式
- 想深入了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
- 想從事 Web 開發(→ JavaScript、Python 更適合)
- 想學習 AI 與機器學習(→ Python 最適)
- 想在短時間內製作實用的應用程式(→ Python、Java、Swift 等較有效率)
5.4 總結
- C 語言學習成本高,並非適合初學者,但加深低階理解最為適合
- 在嵌入式開發、作業系統開發、高效能計算等領域仍是必要的技能
- 因不適合 Web 開發與 AI,應依目的決定是否學習
6. FAQ(常見問題)
C語言方面,常有「是否已過時?」、「現在仍有學習價值嗎?」等許多疑問。本節將挑選常見問題,並逐一詳細回答。6.1 為什麼 C 語言會被說成「過時」?
回答
C 語言主要因以下三個原因被認為過時。- 記憶體管理需手動且困難
malloc()
與free()
若未妥善管理,會產生記憶體洩漏。- 在 Rust、Go 等新興語言中,具備自動記憶體管理(垃圾回收),因此可避免此類問題。
- 不支援物件導向
- C 語言原生不支援物件導向程式設計(OOP)。
- C++、Java、Python 等語言則標準支援 OOP,具備高程式碼重用性。
- 在現代開發環境中較少使用
- Web 開發 → JavaScript、Python、PHP
- AI 與資料分析 → Python、R
- 行動應用程式 → Swift、Kotlin
- C 語言的用途僅限於嵌入式開發與作業系統開發等,並不適合一般應用程式開發。
6.2 C 語言現在仍有學習價值嗎?
回答
有學習價值的人- 想從事嵌入式系統與 IoT 開發
- 想參與作業系統或核心開發
- 想開發高效能軟體
- 想深入了解 C++、Rust 等低階語言
- 想從事 Web 開發 → JavaScript、Python
- 想學習資料科學與 AI → Python、R
- 想開發行動應用程式 → Swift、Kotlin
6.3 C 語言最新的標準規範是什麼?
回答
截至 2023 年,「C23(ISO/IEC 9899:2023)」是最新的。規格 | 發表年 | 主要變更點 |
---|---|---|
C99 | 1999 | long long 型的新增、可變長度陣列的導入 |
C11 | 2011 | 支援多執行緒、加入原子型 (_Atomic ) |
C17 | 2017 | 錯誤修正(無新功能) |
C23 | 2023 | 格式指定子的改進、型系統的強化 |
6.4 C 語言與 C++ 的差異是什麼?
回答
C++ 是在 C 語言基礎上擴充,加入物件導向的語言。比較項目 | C 語言 | C++ |
---|---|---|
程式設計範式 | 程序式 | 支援物件導向(OOP) |
記憶體管理 | 手動 (malloc/free ) | new/delete (易於以 RAII 管理) |
標準函式庫 | 標準函式庫較為簡潔 | 豐富的 STL(標準模板函式庫) |
用途 | 嵌入式系統、作業系統開發 | 遊戲開發、軟體全般 |
6.5 C 語言未來有可能消失嗎?
回答
C 語言完全消失的可能性不大。 C 語言未來仍能存活的原因- 嵌入式開發與作業系統開發的需求持續
- IoT 裝置、汽車的 ECU、航空機的控制系統等,與硬體緊密相關的軟體皆以 C 語言撰寫。
- 遺留系統的維護與運營
- 因取代既有以 C 語言編寫的系統需要巨額成本,故 C 語言將長期持續使用。
- 需要高效能的領域
- 作業系統核心(Linux、Windows)、資料庫(MySQL、SQLite)、遊戲引擎(Unreal Engine)等,皆有大量以 C 語言撰寫的軟體。
- 作為新開發選項的使用率下降
- Rust 等「安全的低階語言」的普及
- 例如,Mozilla 推薦「以 Rust 取代 C/C++」
6.6 總結
- C 語言確實相較於新興語言(Python、Rust、Go)有較難使用之處,但仍在現在扮演重要角色。
- 尤其是嵌入式系統、作業系統開發、科學技術計算等領域,未來仍被需要。
- 是否該學習 C 語言取決於目的。若是 Web 開發或 AI 則不必,但系統開發與硬體控制則必須。
- C 語言持續演進,C23(2023 年)已加入更多改良。